哪些原因导致虾蟹混养产量低下及相关对策方法
发布日期:2017/8/25 15:46:11 人气:53 栏目:常见渔病
近几年,好多养殖户选择蟹虾混养模式,但是虾蟹产量均不高、规格偏小,很多养殖户对于其中的缘由百思不得其解,事成的专家们经考察实践指导后,现浅析蟹虾混养池虾蟹的问题及对策。
一、虾池PH值的影响
虾池最理想的PH值是7.8-8.6,波动范围在7.3-9.0之间。
1、早上低过7.5,下午高过9,一般是藻旺所致。
2、全天都在7.8以下,塘底酸化,虾容易出事。
3、全天高过9,就要查明原因,是盐碱地,还是石灰等过量所致。
4、前几天处于正常值,这几天测时,感觉数值都在下降的话,那就是塘准备酸化。
5、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,长期低于7.3或高于9.0,就是底差了,要处理水和底。
光合作用越强,利用二氧化碳量越大,pH值则越高------反过来说,当池塘pH值较高,则说明光合作用非常强大,池塘藻类数量与活力都非常好,这个时候产生的氧气也非常足够。这是比较理想水质。pH值指标高低,是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所定,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则处决于两个条件,一是藻类光合作用;二是水呼吸。
二、虾在不同时间段游塘的原因(不包括饥饿游塘找食)可能性:
1、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: 一般是缺氧、pH值低、底差所致。
2、中午时间段游塘:一般是中毒性,温度高,毒性强。
3、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,一般是pH值高,氨氮中毒所致。温度越高,PH值越高,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。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,导致生理性缺氧,虾急躁不安就容易游塘。过了这个时候段,虾就安静下来。
4、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多,虾急躁不安,狂游,一般是pH值低,虾脱不了壳所致。
三、虾池底质不好的现象:
1、在池岸边比以前多有野小虾,杂蟹之类的。
2、池角泡沫发黄、浮杂物发黑。池底有泡沫上升,特别在阳光的照射下。池水水层分色。
3、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,长期低于7.3或高于9.0
4、土塘的高出水位几厘米处一圈发黑,有硫化氢的残迹。
5、缯网突然变脏、网底变黑、有胶状物。
6、停机仅一二小时虾就出现缺氧的状态。
7、水变浓稠,风吹过水面只出现细密的水纹。
8、虾经常看到有趴边的。投料时,木伐动时,会有虾跳,或有影子经过也跳,夜里灯照也跳。
四、蟹虾混养虾产量低、规格小的可能原因:
1、虾蟹混养池早春3月时,水质太瘦,没有及时肥水,青苔大量滋生,使用杀青苔药品后,对虾蟹尤其是青虾脱壳成长影响极大。青虾个体增长比河蟹小,对化学药物敏感性强,用药时青虾不会立即死亡,但用药后体质下降,碰到大风、大雨、阵雨、温差大等恶劣性天气,就会发生应激反应,出现大批死亡,造成青虾产量下降。
2、多年来,青虾池塘中自繁,多代近亲繁殖,造成种质快速退化,严重影响青虾规格及产量。
3、外界环境水质差、水草结构不合理、投喂饲料不合理、塘口缺氧等因素,直接影响青虾产量和规格。
4、夏天,天气热,水温高,水质浓,有机物多,出现大量蓝藻,同时塘内发生纤毛虫,盲目使用化学药物杀藻杀虫,抑制了虾蟹的脱壳与生长,破坏了青虾的免疫功能,降低了青虾抗应激能力,青虾成活率下降,产量低。
五、提高蟹虾混养青虾产量的对策
1、池塘内应适当种植水草。以种植复合型水草为宜,占全池面积的50%。
2、对早春塘口出现青苔采用生物控制方法。可适当搞高钙磷比例,添加有机肥,并配合氨基酸。有机肥1kg/亩和氨基酸1kg/亩分别放入容器,加少量水,浸泡24小时后泼洒,降低池水透明度。禁用化学杀青苔药物,尽量避免影响青虾的免疫功能。
3、彻底清塘。晒塘清塘后换水,进水后,使用旺碘消毒,3天后,使用解毒灵进行水体解毒,放苗时,全池泼洒水产专用维c,提高青虾免疫和成活力。
4、选择营养全面的河蟹颗粒饲料加20%左右麸皮,并在饲料中添加具有抗肠炎功能的生物源饲料添加剂。添加量为饲料的1%,提高虾蟹营养吸收能力和抗病能力,促进脱壳生长。恶劣天气,可全池泼洒水产专用维c提高青虾抗应激能力。
5、合理施肥。新塘用发酵过的生物有机肥200kg/亩作基肥,老塘用生物有机肥100kg/亩作基肥,进苗后,配合1kg氨基酸肥和EM菌20g/亩,控制青苔发生,保特藻相、菌相平衡,提高水体营养。
6、开展虾种质提纯复壮。用湖泊、外河优质青虾,繁殖生长快、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强的优质青虾种苗提。
7、虾养殖过程中,勤开增氧机,确保青虾生长所需溶氧。